资讯中心NEWS CENTER

在发展中求生存,不断完善,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

首页-技术文章-结构光光切显微镜以“光学手术刀”精准剥离杂散光干扰

企业新闻 技术文章

结构光光切显微镜以“光学手术刀”精准剥离杂散光干扰

更新时间:2025-07-04 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59
  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,传统显微镜常因焦平面外杂散光的干扰,导致图像模糊、对比度下降,甚至掩盖关键微观结构。结构光光切显微镜凭借其独立结构光光切模块,以“光学手术刀”般的精准度,实现了对杂散光的高效剥离,为细胞生物学、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维度。
  1.独立模块:杂散光剥离的“核心引擎”
  结构光光切显微镜的核心在于其独立结构光光切模块。该模块通过投射具有特定相位或强度变化的结构光图案(如条纹或网格),在物体表面形成编码光场。当结构光照射到样品表面时,其反射光携带了样品的三维形貌信息。由于杂散光主要来自焦平面外的非目标区域,其光路与焦平面内信号光存在显着差异。独立模块通过精密的光学设计,仅捕捉与结构光编码匹配的反射信号,而将未编码的杂散光过滤在外。这一过程如同为显微镜装上了“光学滤网”,仅允许目标信号通过,从而实现了对杂散光的物理隔离。
  2.技术突破:从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剔除”
  传统显微镜依赖针孔或狭缝等机械结构限制光路,但这种方法会牺牲大量有效信号,且难以全部消除杂散光。该显微镜则通过算法与光学的深度融合,实现了“主动剔除”。以舜宇SOPTOP的M-SIM6000系统为例,其独立模块可生成两张原始图像,通过特定算法重构出具有共聚焦效果的高清晰度3D图像。这一过程中,焦平面外的杂散光因未参与结构光编码,在图像重构时被自动排除,而焦平面内的信号则因编码匹配被完整保留。实验数据显示,该技术可使轴向分辨率提升至600nm,较传统显微镜提高3倍以上,同时将杂散光干扰降低至5%以下。
  3.应用拓展:从微观结构到动态过程的精准捕捉
  独立结构光光切模块的优势在厚样品成像中尤为显着。在细胞生物学领域,传统显微镜难以穿透多层细胞获取清晰图像,而M-SIM6000系统凭借其600nm的Z轴分辨率,可轻松实现神经元树突棘、线粒体网络等亚细胞结构的三维重构。在材料科学中,该技术被用于观察金属疲劳裂纹的动态扩展过程,其独立模块可实时剥离裂纹表面反射的杂散光,确保裂纹形貌的精准测量。此外,在流体力学研究中,该显微镜结合高速摄像技术,成功捕捉了微流体中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轨迹,为纳米流体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。
  4.结构光光切显微镜外观示意图

  从静态样本的三维重构到动态过程的实时追踪,结构光光切显微镜以其独立模块为核心,正重新定义光学成像的边界。当每一束结构光都成为精准剥离杂散光的“光学手术刀”,微观世界的真相便再无遮蔽。
SCROLL

Copyright©2025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3051240号-1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